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28期
编号:12580988
两种不同心电图在冠心病中的诊断效果对比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0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8期
     【摘要】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 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51例。均给予常规心电图(常规组)、动态心电图检测(动态组), 对比两组的检测效果。结果 动态组阳性例数为34例, 与常规组的30例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1, P=0.413>0.05)。动态组在室性早搏二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和三联律、房性早博成对检测率明显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中, 动态心电图阳性检测率、检查准确率比常规心电图高。

    【关键词】 冠心病;心电图;诊断

    冠心病为典型心脏病之一, 主要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管腔出现狭窄以及血液供应不足, 导致心肌功能障碍的一类心脏病, 发病群体主要是中老年人[1, 2]。冠心病的发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同时糖尿病、高血压、过度肥胖等是主要诱发因素[2, 3]。目前, 冠心病的发病逐渐趋向于年轻一代, 给患者带来了生活障碍和困扰。临床上, 诊断冠心病主要通过心电图检查, 而心电图包括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等多种形式, 本文将对比两种不同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1月本院收取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51例, 均符合诊断标准[4], 并经冠脉造影术或冠脉血管成像检查(CTA)所证实。其中男27例, 女24例, 年龄39~73岁, 平均年龄(59.3±5.1)岁, 病程2.5个月~12.4年, 平均病程(5.2±1.2)年;其中心绞痛者共30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者共21例;伴高血压者共29例, 伴高血脂者共18例, 伴糖尿病者共17例。

    1. 2 方法 所有51例患者均给予常规心电图(常规组)和动态心电图(动态组)检查。

    1. 2. 1 常规组 检查仪器为NEC-3321型导联心电图机(日本NEC公司), 心电图机出纸速度是25 mm/s。患者平卧于检查床上, 保持安静、稳定状态, 全身放松, 脱去上衣, 检查过程务必保证GCG基线平稳, 且图像清晰, 无干扰现象。
, 百拇医药
    1. 2. 2 动态组 检查仪器为HOLTER7 OGOLD型动态心电图机(美国DMS), 叮嘱患者检查前3 d停止服用相关药物, 实施24 h连续动态检测, 检测过程注意记录心电信号, 注意出现的各种临床症状。

    1. 3 观察指标 ①阳性检查率[4]:以等电位线基线作为标准, ST段(测量ST段以J点后80 ms为标准)呈现下降型, 且下降>0.1 mV或者呈现水平型;ST段下移持续时间≥1 min;两次心肌缺血发作时间的间隔≥1 min;②检查效果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不同心电图阳性检查率的比较 动态组阳性例数为34例, 与常规组的30例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1, P=0.413>0.05)。见表1。
, 百拇医药
    2. 2 不同心电图检查效果情况的比较 动态组在室性早搏二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和三联律、房性早博成对检测率明显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 讨论

    目前, 冠脉造影术、冠脉CTA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可以较为清晰地、准确地显示患者冠状动脉狭窄度, 然而此两种方法对技术要求较高, 且检查具有一定的创伤性而令部分患者无法接受。为此, 心电图因其具有操作方便和快捷、价格低廉、无创伤性等优点, 目前已经成为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方法。常规心电图在检查冠心病时, 简单、方便, 诊断效果好, 但该方法仅可以在较小时段内观察和记录患者心电信号, 无法对病情实施长时间监控。而动态心电图则是24 h持续性监测, 为动态监测的诊断方法, 能够正确掌握患者心律失常种类、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等, 且通过该技术还可明确临床症状、体态和活动量间的关系[5, 6]。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方面效果更佳, 因此动态心电图可应用于临床诊断, 还可及时地评估患者病情, 为冠心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性方案, 提高治疗效果, 促进病情康复。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 在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中, 动态心电图阳性检测率、检查准确率比常规心电图高。

    参考文献

    [1]刘涛, 李论, 郭张强, 等.阿托伐他汀、辅酶 Q10联合应用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山东医药, 2014, 14(39):55-57.

    [2]王青山.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57例.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16):3956-3957.

    [3]房永霞.冠心病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和护理干预.中国卫生产业, 2012, 9(1):62.

    [4]林继华, 姚静.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对比分析.中国医药导报, 2013, 10(29):95-97.

    [5]杨浩军, 杜万红, 刘小阳, 等. 老年人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特征分析. 医学临床研究, 2007, 24(1):82-84.

    [6]苏杭.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价值对比观察. 临床医学工程, 2013, 20(9):1063-1064.

    [收稿日期:2015-04-16], 百拇医药(任若飞)